关于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

  • 发布时间:2018-12-24
  • 发布者: 百度文库
  • 来源: 百度文库
  •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以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为重点,以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为目的,以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关键,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手段,以教学监测及中考改革为导向,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目标
  1.小学:构建快乐课堂。实施小学阶段的课堂改革,要以理念引领为主,模式推进为辅,在小学低年级课堂坚持用课改理念引领,在小学高年级课堂尝试运用课改模式。鼓励小学多采取尝试教育、赏识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各小学要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辅助开设读写绘、经典诵读和儿童阶梯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孩子们的精神发育和终生发展打下书香底色;在重视活动课的基础上,注重在学科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尊重不同学龄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玩中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中玩。全面发展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发掘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让小学生的课堂充满童趣、充满兴趣、充满乐趣。
  2.初中:构建活力课堂。实施初中阶段的课堂改革,要模式推进、理念引领并举,着力构建多元、特色常态课堂教学模式。在重视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展示交流活动中,培育学生开朗的性格、进取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
  3.高中:构建智慧课堂。实施高中阶段的课堂改革,要坚持理念与模式并进,用理念指导模式,用模式支撑理念,推行以“学案导学、自主预习、教师精讲、点评升华”为主要环节的智慧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力求实现高中课堂的省时、优质和高效的目标。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拼学、分层走班等教学组织新形式。
  二、改革重点
  (一)通过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变革课堂教学
  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必须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教学理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在各学段应有侧重:小学段放大展示,初中段放大合作,高中段放大自主与探究。
  (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变革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是变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要积极推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基于网络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尝试依托个人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建立分类学习群组,进行分组教学,利用空间完成作业批改、学习辅导、过程指导、效果评价和教学资源整合;师生间、学生间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交流互动和互评,推动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
  (三)通过实施教学监测及中考改革变革课堂教学
  教学监测及中考命题改革是变革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要突出对核心知识和关键内容的检测,适度减少考试内容。调整个别学科的考试方式,适度降低考试难度。突出核心学科的地位,适度调整个别学科的分值。对监测及中考成绩进行分析、反思,明确主攻方向。
  三、改革措施
  (一)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⒈修订课堂教学常规。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要制订《新课堂教学常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⒉加强备课管理。加强对备课的管理和控制,强化集体备课,重视个人二次备课,推行扎实而充分的有效备课,全面提高备课质量。
  (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⒈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制订《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分级达标规划,持续开展教师全员分级达标活动,对符合要求的教师颁发“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课”合格证。
  ⒉出台《邵阳市课堂教学改革教研组(备课组)评价标准》(由市教科院牵头另行制定)。各学校要制订教研组(备课组)分级达标规划,持续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分级达标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⒊出台《邵阳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县(市、区)评价考核办法》(由市督导室牵头另行制定)。对县(市、区)教育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
  四、改革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5年5月~8月底)
  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全面组织对《关于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的学习和培训,单位网站要开辟“课改动态”专栏,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浓厚氛围。
  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于2015年7月底前制定本单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实施方案》,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核,县(市、区)学校方案报县(市、区)教育局审核。
  (二)强力推进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各学校根据所属县(市、区)或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准确分析学情,把握新课堂理念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酝酿,科学制定本校所有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所应遵从的基本框架。(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2.组织教师通过全面、深入、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备课、上课、观课、评课。并对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达标情况进行考核。
  3.市教科院与市中招办密切合作,在2015年底前完成中考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
  (三)总结深化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各学校在教师普遍能灵活运用各种课型课堂评价标准开展备课、上课、观课、评课,教学针对性不断增强,教学效果全面改善的基础上,及时、全面总结、提炼教师教学的个体经验,学科组教研工作的整体经验,学校教研工作的整体经验,努力形成教师、学科组、学校的教学或教研风格,并系统建设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巩固课改成果,为学校实现优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2.各级教研部门在本阶段要采取课题推进等方式,为学校总结、提炼教师个体经验、学科组或教研组以及学校的整体经验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市、县(市、区)两级课改经验的交流、推广、分享,大力促进学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深化课改工作,不断巩固课改成果,促进学校、教研组、教师风格的形成。
  五、保障机制
  ⒈组织保障。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市教育局成立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基础教育科、市教科院、体卫艺科、市电教馆、市装备所、政工科、教师工作科、计财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领导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制定各项保障措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教科院,办公室主任由副局长汤策程兼任。各县(市、区)、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课改工作例会制度。
  ⒉条件保障。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设施与网络联校建设,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设立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经费,比例应不低于公用经费的20%,用于工作会议、调研视导、经验推介、活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量补贴及评比奖励等。
  3.培训保障。教师培训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开展多层次培训工作。加强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人员培训者的培训和教师分层、分类全员全程培训,确保培训工作到底到边。创新培训方式,坚持走校本化为主和多元化培训相结合之路,建立校本培训制度。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讲座与对话结合,观摩与研讨结合等形式,强调教师参与与合作,使教师真正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培训情况记入继续教育学分。
  4.考核保障。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成绩作为学校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督导,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的督导考核。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未达标的县(市、区)及市直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属省市课改样板校的予以摘牌。

13973901038

手机网站